子夜四时歌·田蚕事已毕
民歌〔南北朝〕
田蚕事已毕,思妇犹苦身。
当暑理絺服,持寄与行人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盛夏时节,田里的农活结束了,养蚕缫丝的事也告一段落了,别的妇女开始休息了,而她还要继续继续辛辛苦苦地干活。
骄阳酷暑里,她正在整理葛布衣服,准备给出门在外的丈夫寄去。
注释
田蚕:耕田和养蚕缫丝。
思妇犹苦身:思,句首语气词。苦身,身体劳累。犹,依然,还要。
当暑理絺服:理,料理,归拢。絺(chī),细葛布,即用葛(一种植物,纤维可以织布)织的布。
行人:作客在外的人,这里指她的丈夫。
赏析
“田蚕事已毕,思妇犹苦身。”这位农家妇女辛辛苦苦地下田耕地、养蚕缫丝,结果“田蚕事已毕”,收获多少姑且不说,单是丈夫在外,她一个人在家里支撑门户,原本就很辛苦,可是“田蚕”忙过之后,依然不能像别的妇女那样得以短暂的修整和喘息。“犹苦身”,即仍然要继续劳作,也就是说她没有时间和条件休息。她的丈夫为什么外出?出门干什么去了?是出征疆场了,还是不得已出去谋生了呢?诗中虽未点明,但我们不难想象,这不能说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“当暑理絺服,持寄与行人。”从“思妇” 归拢整理的家织粗布衣服我们不难想象,她虽然种地养蚕,但是她仍然穿不起绫罗绸缎之类的好衣服,最多
简析
《子夜四时歌·田蚕事已毕》是一首五言民歌,描写一个农家妇女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和关心。诗的前两句说这位农妇在农忙过后仍然不能得到休息;后两句说她归拢整理家织粗布衣服,寄与丈夫。这首诗歌生动流畅,自然率真,委婉含蓄,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,较为突出地体现了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。
古之学者
颜之推〔南北朝〕
古之学者为己,以补不足也;今之学者为人,但能说之也。古之学者为人,行道以利世也;今之学者为己,修身以求进也。夫学者犹种树也,春玩其华,秋登其实;讲论文章,春华也,修身利行,秋实也。《颜氏家训》
邓攸弃儿保侄
刘义庆〔南北朝〕
邓攸,晋人也。有弟早亡,唯有一儿,曰遗民。时值动乱,胡人入侵京师,掠牛马。邓攸挈妻孥亡。食尽,贼又迫,谓妻曰:“吾弟早亡,但有遗民,今担两儿,尽死。莫若弃己儿,怀遗民走。”妻涕如雨。攸慰之曰:“毋哭,吾辈尚壮,日后当有儿。”妻从之。
陈仲举礼贤
《世说新语》〔南北朝〕
陈仲举言为士则,行为世范,登车揽辔,有澄清天下之志。为豫章太守,至,便问徐孺子所在,欲先看之。主簿曰:“群情欲府君先入廨。”陈曰:“武王式商容之闾,席不暇暖。吾之礼贤,有何不可!”